大津巴布韦遗址
大津巴布韦遗址
大津巴布韦是一座被摧毁的城市,在该国晚期的铁器时代,它曾是津巴布韦王国的首都。这座纪念碑最早于11世纪开始建造,一直建造到14世纪,占地722公顷(1780英亩),高峰时可容纳18000人。伟大的津巴布韦是津巴布韦君主的皇宫,也是他们政权的所在地。它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墙壁,其中一些高超过5米,而且是在没有砂浆的情况下建造的。最终,这座城市被遗弃,陷入了废墟。
19世纪末,欧洲人首次发现了这座遗址,从1871年开始对遗址进行了调查。这座遗址引起了考古学界的巨大争议,罗得西亚政府向考古学家施加政治压力,要求他们拒绝黑人建造这座遗址。伟大的津巴布韦从那时起就被津巴布韦政府作为国家纪念碑,现代国家以它命名。“伟大”一词将该遗址与分布在津巴布韦高地上的数百个小遗址(津巴布韦)区分开来。南部非洲有200个这样的遗址,如津巴布韦的布姆布西和莫桑比克的曼伊基尼,有着巨大的、没有人的墙壁;伟大的津巴布韦是最大的津巴布韦,是肖那遗址的名字,最早由索法拉葡萄牙驻军的队长维森特·佩加多于1531年记录下来。佩加多指出,“这个国家的土著人称这些建筑为“象征”,根据他们的语言,这意味着‘法院’”。这个名字清楚地包含了哲尼巴,肖那语中的“房子”。除此之外,关于这个名字的词源学还有两种理论。第一种观点认为,该词来源于Dzimba Dza Mabwe,从Shona的Karanga方言翻译为“大石头屋”(Dzimba=IMBA的复数,“房子”;Mabwe=BWE的复数,“石头”。第二种说法是津巴布韦是Dzimba Hwe的合同形式,在Shona的zezuru方言中,意思是“受尊敬的房屋”,通常用于酋长的房屋或坟墓。
大津巴布韦地区的殖民地是在四世纪以前建立的。在第四世纪到第七世纪之间,现在被认为是戈科米尔(Gokomere)或子瓦(Ziwa)文化的社区在山谷中耕种、开采和加工铁,但没有建造石头结构。这些是该地区从考古挖掘中发现的最早的铁器时代的定居点。石材建筑的建设和发展始于11世纪,持续了300多年。大津巴布韦遗址是南非最古老和最大的建筑之一,仅次于南非的马彭古布韦,是第二古老的建筑。它最强大的建筑,通常被称为大围墙,高达36英尺(11米),延伸约820英尺(250米),是撒哈拉沙漠以南最大的古代建筑。大卫·比奇认为,津巴布韦王国这个城市和它的国家在1200年到1500年之间繁荣昌盛,尽管在16世纪早期传给乔·德·巴罗斯的描述暗示了它的消亡日期要早一些。由于气候变化或大津巴布韦腹地黄金供应量增加,其增长与马彭古布韦从1300年左右开始下降有关[12]据估计,在其鼎盛时期,大津巴布韦的居民多达18000人[13]幸存下来的遗迹完全是用石头建造的。遗址占地1800英亩(7.3平方公里),半径100至200英里(160至320公里)。
1531年,索法拉葡萄牙驻军队长维森特·佩加多(Vicente Pegado)描述了津巴布韦的特点:“在林波波河和赞比西河之间的内陆平原的金矿中,有一座用巨石建造的堡垒,似乎没有迫击炮连接在一起……这座大厦几乎被群山环绕,在群山之上,在石头的造型和没有灰泥的情况下,有一座塔高超过12英寻(22米)。这个国家的土著人称这些建筑为“symbaoe”,根据他们的语言,这意味着宫廷。“废墟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建筑群。它们被称为小山群、山谷群和大围场。
这座山是最古老的,从九世纪到十三世纪被占领。大围场从十三世纪到十五世纪被占领,山谷综合体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被占领。这座山丘建筑群的显著特征包括东面的围墙(人们认为是津巴布韦鸟站在里面),高高的阳台围墙俯瞰东面的围墙,以及一块形状与津巴布韦鸟相似的巨石。大围墙由内墙、围成一系列结构和较年轻的外墙组成。圆锥形塔,直径18英尺(5.5米),高30英尺(9.1米),建造在两墙之间。山谷综合体分为上谷遗址和下谷遗址,具有不同的占领时期。对这些群体有不同的考古解释。有人认为这些建筑群代表了历代国王的工作:一些新统治者建立了一个新的住所。
权力的焦点从十二世纪的山丘建筑群转移到十六世纪早期的大围墙、上谷和下谷。另一种“结构主义者”的解释认为,不同的建筑群有不同的功能:山建筑群作为寺庙,山谷建筑群是为公民建造的,大围墙是国王使用的。更为精致的建筑可能是为国王建造的,尽管有人认为这些建筑群中的发现年代并不支持这种解释。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这样一个论点,那就是遗址中可能有一个天文学天文台,尽管这些说法所依据的排列的重要性存在争议。最重要的文物是8只津巴布韦鸟。这些是由一块云母片岩(肥皂石)在一个人的高度的巨石顶部雕刻而成。山丘群东面围墙的平台上的狭槽似乎设计用来固定津巴布韦鸟类的巨石,但由于在原地没有找到它们,因此无法确定哪只巨石和鸟在哪里。
其他的手工艺品包括:肥皂石雕像、陶器、铁锣、精心加工的象牙、铁和铜线、铁锄、青铜矛头、铜锭和坩埚、金珠、手镯、吊坠和鞘。贸易考古证据表明,大津巴布韦成为了贸易中心,文物表明,该城构成了与基尔瓦联系的贸易网络的一部分,并延伸至中国。这项国际贸易主要是黄金和象牙;一些估计表明,有超过2000万盎司的黄金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
国际贸易是当地农业贸易的补充,在当地农业贸易中,牛尤为重要。供给城市的大牛群季节性迁徙,由法院管理。津巴布韦挖掘了中国陶器碎片、阿拉伯钱币、玻璃珠和其他非当地物品。尽管国际贸易联系紧密,但没有证据表明津巴布韦大城市和基尔瓦等中心之间的建筑理念交流。由于与北部地区相比贸易减少、政治不稳定、气候变化引起的饥荒和水资源短缺,穆塔巴国家在十五世纪因大津巴布韦传统的向北扩张而兴起。[26]由来自津巴布韦的Nyatsimba Mutota在被派往北部寻找新的盐源后建立。伟大的津巴布韦也早于卡米和尼扬加文化。
大津巴布韦被公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它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位于津巴布韦东南部山区,靠近穆蒂里克韦湖和马欣戈镇,是津巴布韦王国晚期铁器时代的首都。纪念碑的建造始于11世纪,一直持续到15世纪。目前还不清楚津巴布韦伟大建筑者的确切身份,关于这些泥瓦匠可能是谁,人们提出了各种假设。18世纪和19世纪的当地传统认为,这些石头建筑是由早期的伦巴人建造的,然而,最流行的现代考古学理论是,这些建筑是由祖传的肖那人建造的。石头城占地722公顷(1780英亩),在其顶峰时,可能容纳18000人。PLE.据信,大津巴布韦是当地君主的皇宫。因此,它将被用作政治权力的所在地。这座建筑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墙壁,其中一些超过5米高。他们是用干燥的石头建造的,没有使用灰浆。最终,这座城市被遗弃,陷入了废墟。
关于津巴布韦大遗址的最早书面记载是1531年,当时的索法拉葡萄牙驻军队长维森特·佩加多(Vicente Pegado)将其记录为“锡姆巴鄂”(Symbaoe)。葡萄牙旅行家安特尼奥费尔南德斯(Ant_nio Fernandes)可能在1513-1515年进行了首次欧洲之行,他曾两次过境,并详细报告了现津巴布韦(包括Shona王国)的地区,也在没有迫击炮的情况下加固了石头中心。然而,他在路途中向北行驶了几公里,向南行驶了大约56公里(35英里),并没有提到津巴布韦大谜语。欧洲人第一次确认的访问是在19世纪末,从1871年开始对遗址进行调查。后来,对纪念碑的研究在考古界引起了争议。伟大的津巴布韦自那时起被津巴布韦政府作为国家纪念碑采用,现代的独立国家以其命名。“伟大”一词将该遗址与分布在津巴布韦高地上的数百个小遗址(现在称为“津巴布韦”)区分开来。南非有200个这样的遗址,如津巴布韦的“布姆布西”和莫桑比克的“曼尼基尼”,有着巨大的、灰暗的墙壁;其中最大的是津巴布韦。